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宣传月系列活动启幕暨大渡口博物馆开观八周年纪念活动
当千年文物遇见创意手作,当历史课堂碰撞数字科技,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长江之畔上演。5月18日,在第49个国际博物观日来临之际,重庆大渡口博物馆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核心理念,联合重庆涂山美术机构,推出“5.18博物馆奇妙日·探宝手作之旅”主题活动。通过文物探秘、创意手作、趣味互动等形式,吸引数名青少年的深度参与,以沉浸式体验拉近公众与历史的距离,展现博物馆在新时代的创新动力。
文物探秘:展厅变身“历史课堂”
活动当天,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们都带着满满的好奇与求知欲,在博物馆探秘。青少年们手持特制的《文物探秘手册》,化身“小小考古学家”,在讲解员的引导下穿梭于展柜之间。手册中精心设计的文物填空、纹样临摹、修复推理等互动任务,让参观者通过观察文物细节、聆听历史故事,一步步解锁文物知识盲区。一位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兴奋表示:“以前觉得文物离我们很远,但手册里的任务像解密游戏一样,边学边玩,连陶器、木雕的纹路都记得更清楚了!”这一环节不仅提升了观展的趣味性,更让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
黏土手作:指尖重塑传统工艺之美
走到博物馆大厅,专业美术教师带领青少年们用彩色黏土复刻文物造型,从汉代陶俑的衣襟褶皱到二郎神石像的纹饰,在揉捏塑形中感受古人技艺的精妙。现场的老师都不禁感慨:“通过自己动手做文物冰箱贴后,连我都会忍不住想去了解这件文物的来历,这种动手实践比课本更直观。”通过“文物+手作”的创新形式,将传统美学融入现代生活,让文化遗产以创意载体走进千家万户。
趣味打卡:知识竞答掀起文物热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文物知识挑战赛”,青少年们通过抢答与馆藏文物相关的问题赢取限量版文物纪念卡片。卡片以馆内精品文物为原型设计,兼具知识性与收藏价值,成为青少年们争相集齐的打卡“爆款”。青少年们手持文物手作、纪念卡片,在主题背景墙前拍照留念,并进行分享活动体验,进一步扩大了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
立足当下:探索未来文博新路径
重庆大渡口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活动后表示:“在数字化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博物馆需要以更开放、更多元的姿态拥抱大众。本次活动通过跨界合作与场景化设计,让文物“活”起来,展览“动”起来,正是我们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实践。“未来,我们大渡口博物馆将持续推出融合教育、艺术与科技的创新项目,打造兼具文化厚度与时代温度的城市文化客厅。
本次“5.18博物馆奇妙日·探宝手作之旅“活动不仅为大众提供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更以实践印证了博物馆作为”社会变革参与者“的使命——在守护传统的同时,以创新连接过去与未来,让文化遗产在当代焕发新生机。当博物馆从文物仓库转变为创造力工厂,就能在时代浪潮中锚定文化坐标,真正成为城市的精神灯塔。